5月27日上午,由文学院承办的bat365官网登录入口7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讲座暨“精是讲堂”第77期在汇贤楼113报告厅举行。讲座邀请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福祥先生作题为《也谈语义演变的机制》的学术报告。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学科负责人雷冬平教授主持,文学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到场聆听。
吴福祥教授首先介绍了前人对语义演变机制的研究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语义演变机制的初步看法,主要结论是,语义演变有三种基本的机制:“隐喻化”“转喻化”和“复制”。他指出,第一,语义演变的机制既要解释新义何以产生,也要说明旧义如何消失;第二,语义演变机制区别于演变的动因、条件及后果,因为后者通常外在于特定的演变过程;第三,学界比较普遍认可的语义演变的两个基本机制是“隐喻”和“转喻”。(交互)主观化只是语义演变的一种结果或类型,而非语义演变的机制。除此之外,还有客观化和既不涉及主观化又不涉及客观化的情况。
吴福祥教授表示,隐喻化(隐喻)和转喻化(转喻)是语义演变的两个基本机制。“复制”是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的一个重要机制,其中语义复制包括同音复制和多义复制两种基本类型。最后,吴福祥教授强调,隐喻化和转喻化是语言内部的演变机制,诱发于语用推理;复制则是语言外部的演变机制,导源于语言接触。以往文献中提出的其他机制,或是语义演变的动因、条件或结果,或是上述三种机制的亚类或特例,或是纯粹的修辞性话语表达,似乎都难以视为真正的语义演变机制。
互动环节提问环节,在谈及“复制是不是一种偶然性的结果,而不是一种机制?”这一问题时,吴福祥教授指出,借用本身不一定有必然性,就算具备了演变的所有条件,也不一定会发生复制。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在某一语言中没有某个词不一定代表没有这个概念,比如说汉语词“师母”在许多其他语言中没有对应词语,但是仍旧可以用更为复杂的结构进行表达。在谈及“如何看待不是自然发生的语言类推情况”这一问题时,吴福祥教授解释道:很多语言的语义演变相似但是不等同,认知的绝对性与文化的相对性都在其中发挥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