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晚,中国现代文学馆原副馆长、博士生导师吴福辉教授应邀到我校文学院,作了一场题为“围绕文学史的读与写”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在学院楼205教室展开,由文学院教授杨华丽主持,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古代文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近100人聆听到此次讲座。
吴教授指出,当代研究生的一个普遍困境是学习中的“负债经营”,即阅读量太贫乏。吴教授回忆了自己小学初中的读书史以及考研历程,结合亲身经验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吴教授认为,文学史就是讲联系的,而联系的发现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大量文本阅读,发现材料中的内部联系,才能掌握全局,对文学史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其次,对于怎样围绕文学史进行阅读,吴教授也结合教学经验充分地讲解了自己的心得。他反对导师直接给学生开出题目,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补充在进入研究生阶段之前应当阅读而没有阅读的作品,提出了在学习的第一年阅读一百部作品覆盖三十位作家的阅读标准。吴教授认为阅读作家的面宽一点更能发现新的联系。
吴教授提出了关于阅读的要领,他充分地肯定了最初的阅读感觉对于将来的相关研究的重要性。在阅读中要和文学史对话,通过对比、对照,找出作家尚未被认识的缝隙,在阅读的时候要善于质疑。总的来说,即是联系起来阅读、对比起来阅读、在质疑中阅读,从而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在关于研究的准备问题上,吴教授更进一步提到,大家可以阅读现有研究成果中最具代表性者,再和自己的研究进行比较,以更快地立足于学术前沿。吴教授还对怎样围绕文学史进行写作提出了深刻的见解,认为好的文章中要有新观点、新材料以及优美的文笔,其中最为基础的是新材料的挖掘,因为新的材料能够带动观点的新颖。最后,吴教授鼓励同学们要善于质疑已有的文学史,积极参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写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