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 媒体聚焦 > 正文

【媒体聚焦】《南方都市报》登载我校校友韦东庆与超级大桥的故事

来源:bat365正版唯一官网《南方都市报》   作者:《南方都市报》   编辑:何瑶   发布日期:2018-10-25   点击数:

《南方都市报》2018年10月24日ZB12版登载我校校友韦东庆与超级大桥的故事。全文如下:

一旦历史的画卷追溯到500年前的大航海时代,我们的心灵似乎要重新接受一次洗礼,因为国运,国家和民族的荣与辱、兴与亡都聚焦在港珠澳大桥穿越的这片海洋上了,如果你不了解,就找不到大桥文化的根。

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工程投资逾千亿,早在2015年就被英国《卫报》评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它不仅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而且正在以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座新地标和一张“国家新名片”而享誉世界。

在长达九年的建设过程中,港珠澳大桥工程不断地涌现出一系列感人故事来向世人讲述超级工程的秘密,这些故事后面是否有一条主线?港珠澳大桥是否有其独特的“文化密码”?

工程奇迹背后是“大桥文化”

台风山竹来临前,南都记者在珠海唐家湾偶遇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副书记、行政总监韦东庆,他坦言,在建设期形成的港珠澳大桥文化是港珠澳大桥之所以被称为“超级工程”的精神源泉。读懂港珠澳大桥,不仅要看大桥的工程建造,科技创新,更要了解、读懂大桥穿越的伶仃洋的历史、文化。

韦东庆全程参与了港珠澳大桥建设,“从2010年8月来到珠海,从40多岁干到了50多岁,头发变白了,眼睛老花了。”几公里外,海天之间,港珠澳大桥似一条腾飞的巨龙,在波涛汹涌的伶仃洋上起舞,往来船舶、散落的小岛似珍珠镶嵌左右,景色壮美。

“港珠澳大桥穿越的究竟是一片怎样的海洋?跨越时空,港珠澳大桥的文化内涵又是什么?我们在伶仃洋上打造精品工程的原动力来自哪里?”韦东庆说,要了解这些,不仅要着眼现在,放眼未来,也要回头看,补上历史这一课。工作之余,他阅读了大量和伶仃洋有关的中外历史书籍。

“先是看鸦片战争,因为香港的诞生,然后是大航海时代,因为有了澳门,最后是比较西方海洋文明和我们华夏文明的交汇,所以不得不继续追溯,从郑和下西洋,一直到崖山之战,宋朝的灭亡。”韦东庆说,“港珠澳,港珠澳,不知道香港和澳门怎么来的又怎么能说我们打造了大桥文化?而一旦历史的画卷追溯到500年前的大航海时代,我们的心灵似乎要重新接受一次洗礼,因为国运,国家和民族的荣与辱、兴与亡都聚焦在港珠澳大桥穿越的这片海洋上了,如果你不了解,就找不到大桥文化的根”。

韦东庆说,“我们立志把港珠澳大桥建成精品工程的原动力在这,在伶仃洋上,在70 0多年以来发生在伶仃洋上的我们民族的荣与辱、生与死、兴和亡上。”

不一般的“书记茶座”

对于国人而言,今天的港珠澳大桥已经超脱了一座超级桥梁,连接物理空间的概念,渐化成为一张国家名片、民族品牌、新时代的标志性符号。独特的大桥文化,又是如何推动大桥工程建设的呢?

韦东庆手持刚刚出版的《工地书记》,继续向我们讲述,“在我看来,我们其实建了两座桥,一座是有形的桥,一座是无形的桥,形而上者方为道。简单地说,我们的大桥文化的秘诀在于,它让每一个建设者、施工单位觉得这座桥是自己建的,他们都把大桥建设当成了自己家里的事情来做,就像在自己家里搞装修。”

大桥建设期间,一度汇聚了数以万计的工人,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作为甲方,而参与建设的乙方多达170多家,包括设计、施工、监理、咨询乃至检测、测控、质量顾问、环保顾问等。如何将这些来自天南海北、不同企业的工程师和工人高效组织动员起来,共同完成建设“超级工程”的重任,这本身就是一项世界级的挑战。

韦东庆说,这座超级大桥不可能是一家公司或十几家公司就能完成的,每一个标段之间的衔接,除了高标准的合同管理之外,合同之上的管理同样重要。否则一旦建设中遇到合同中没有涉及的问题,谈判个两三年都是有可能的。“我们有劳动竞赛,六比六赛,分十个赛区,大家不分彼此,比学赶帮超,贡献大的爱岗敬业的给他戴大红花,五一劳动奖章,让劳动者成为我们社会的明星,这就是精神的力量,正能量,伶仃洋上的正气歌,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把支部建立在工地上,制度的优势。”韦东庆翻开《工地书记》由衷地说起里面的一个工地书记的故事。

港珠澳大桥建设很大一部分在茫茫大海和人工岛上进行,远离陆地,地质复杂,施工环境恶劣,高温、潮湿、风、浪、涌、潮等影响甚大,夏季台风频发,建设者们还要长期承受近乎与世隔绝,难以与家人联系的孤独寂寞。

不少工人一度打起退堂鼓,而不同企业、团队在建设中也容易产生矛盾。大桥CB04标的党支部书记罗锦鸿专门在办公室摆放了一张木质斑驳的茶桌,上面规矩地摆放着整套茶具。很多工人经常刚从海上回来就直奔罗锦鸿的办公室蹭茶喝,倾吐工作中的苦闷、烦心事,往往几杯茶喝完,工人们的问题就被罗锦鸿解决了。久而久之,罗锦鸿的“书记茶座”声名鹊起,成了工人们放松、解决问题、汇报工作的场所,而这个“茶座”一设就是四年。韦东庆说,像罗锦鸿同志这样的工地书记在港珠澳大桥有几十个,他们在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德国城市的议长在参观港珠澳大桥时感慨:“你们的这套管理的方式方法,我们做不到。”

港珠澳大桥的精华在于“中国标准”

韦东庆说,中国制造已经很普遍,普遍到我们已经不在乎它是不是中国制造。港珠澳大桥有不少的零部件是外国制造,为什么?我们要整合全球资源,要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第二步,我们看中国装备,就是看中国制造背后的实体支撑,看制造机器的机器,我们现在称之为“大国重器”。

在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中,尤其是突破了海底隧道最长、隧道埋深最深、单个沉管体量最大、使用寿命最长、隧道车道最多等多个世界级难题的5.6公里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从120个钢圆筒快速筑岛的创新工法、5664米复合基床的“3D打印”、33节巨型航母般的沉管对接,再到6000吨级最终接头的海上吊装,中国大桥建设者用自主研发的装备托起了世纪工程的建造。

韦东庆说,“我们只看装备当然不够,决胜千里需要运筹帷幄,所以我们提出了要打造港珠澳大桥的标准,这些标准现在可能还只是存在档案库里的一些图纸和数据,我们讲大数据,不也就是一些数据吗?”他认为,这些数据如果填补了行业的空白,它就可能成为专利和标准。“港珠澳大桥的建造工艺如果行业领先了,它的数据就可能成为行业标准,就可能成为未来的中国标准,甚至引领世界,这是第三步。第四步,真正走出去,要拿‘中国方案’,要讲知识产权,中国方案里的知识产权。”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由长达22.9公里的桥梁工程和6.7公里的海底隧道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总体工程几乎包括了交通工程的所有领域,涉及到的专利超过1000项,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比常规标准整整高出20年,不仅填补众多国内行业标准空白,也刷新了多个世界纪录,堪称人类桥梁建造史上的新典范。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本身就是一部中国工程师和建设者们攻克一个又一个世界级技术难题的“史诗”。9月16日,正面来袭的强台风“山竹”用事实向世界展示了大桥的可靠性:监控数据显示,台风经过港珠澳大桥时,瞬时最大风速55m /s(16级),但大桥一切正常。傍晚,大桥的灯火照亮了伶仃洋面,有关它经受不住强台风的谣言不攻自破。

韦东庆说,港珠澳大桥目前除了要参与标准桥梁工程的技术标准外,还要带动中国的桥梁技术、桥梁专家“走出去”,还要让中国的专利、大桥的知识产权,让商标和品牌“走出去”。如何走出去,这才是“中国方案”,这将是第四步。“所以我们现在常说,港珠澳大桥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南方都市报》2018年10月24日ZB12版)

相关链接:《南方都市报》

大学城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邮编:401331 党政办电话:023-65362555
沙坪坝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 邮编:400047
北碚校区:重庆市北碚区团山堡1号 邮编:400700
版权所有©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渝ICP 备05001042号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