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师故事

当前位置: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 重师故事 > 正文

【人物】常怀敬畏之心 常修为师之德 常思育人之道——记“重庆市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王丽萍

来源:bat365正版唯一官网学生处、新闻中心   作者:学生处、新闻中心   编辑:李若岩   发布日期:2013-11-04   点击数:

她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近14年。从辅导员到宣传干部,再到学工干部,都是她最熟悉、最热爱的工作领域。一路走来,她不断地沉淀,“常怀敬畏之心,常修为师之德,常思育人之道”,这三句话成为她坚守的为人为师信条。她就是王丽萍,曾任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现任党政办副主任。

——常怀敬畏之心,是对学生及家长生命的敬畏,是对大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一特殊职业的使命与责任的敬畏。

正是心中有这样的敬畏,才让王丽萍选择了坚守,不敢有丝毫懈怠。作为以学生命名的团队中的一员,最先看到学生,最后送走学生,一路陪伴他们成长,最清楚学生的需求,最了解他们背后的家庭和社会的期待。她深知,思想教育是灵魂工程、学风建设是生命工程、日常管理是基础工程、招生就业是民生工程、资助帮扶是阳光工程、安全稳定是社会工程、队伍建设是保障工程,只要关涉学生,无一件是小事。2010年1月,王丽萍从党委宣传部调任学生工作部工作,面对全新工作内容,她从头阅读学生工作制度规范、学习工作流程;她深入每一个学院调查研究、征询意见;她将工作末梢触及到了每个专业课堂、每门公共课考场、每一幢学生宿舍;她将宣传工作方法与学生工作方法融会贯通。如此勤勉务实,她很快熟悉了学生工作的基本术语,懂得了学生工作的基本理论,掌握了学生工作的基本要领,为履行好岗位职责奠定了坚实基础。

——常修为师之德,是对教师这一职业所承载的职责与道德的修为与践行。

因为这份职责,她站在人才培养大局,认真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精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教质量三十条”等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开展学生工作科学化研讨,精心设计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了这份职责,她强化专业培训,参加教育部“形势与政策”骨干教师培训、重庆高校处级干部培训、高校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培训、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师培训学习,努力提升理论修养,弥补专业知识的缺陷;为了这份职责,在重大事件、时间节点,面对复杂的形势,她投入精力,倾注智慧,指导辅导员正确引导学生保持理性与清醒,动员辅导员全员参与、全程值班,教室、寝室、校内外活动场所全覆盖;为了这份职责,在学生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心理出现危机的时刻,她总是和其他相关负责人一同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与公安机关、医疗机构打着繁琐的交道,费尽周折与家长沟通,不允许手机任何一刻掉电,只是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学生的呼救信号。

——常思育人之道,是对人才培养规律、路径、方法的持续反思与探索。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王丽萍有着自己的工作理念。她主动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置于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思考,她提出要强化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主角意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她坚守“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引导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在工作方法上,王丽萍注重调查研究、规划设计与机制建设。她作为主要参与者,系统总结了2004年以来学校德育工作经验,参与汇编《高校德育创新与发展成果·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卷》,由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她主要参与了对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分5大类24个选题组织开展全面调研,系统掌握学生成长状态和发展需求;她主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开展务实的研究,建成学校首个专门致力于学生工作发展研究的科研平台;她参与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运行模式和实践教育手册,组织开展实践育人活动,为学校获评“全市实践教育示范建设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单位”做了积极努力,她参与总结形成的教学成果《面向“六大素质”养成的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模式设计与实证》获校级二等奖,参与的以学分和课程为基础的实践育人体系获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她乐于尝试,积极创新,参与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载体。她参与强化新生入门规划教育,内容涉及校(院)情教育、学籍管理制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图情知识教育、先进事迹报告、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等15大专题,极大地缩短了新生的适应期;她组织开展“成长思源,毕业思进”主题教育活动月,成为毕业生必修课;她主张狠抓学风建设,开展“创先争优·诚信应考”学风考风示范活动、“学风考风示范团队(个人)”创建活动和学风建设评比活动,学生出勤情况和考风考纪明显改观;她参与组织开展的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优秀学生示范作用明显,为全体新生成长导航;她参与规划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园区工作站,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学生生活园区。

王丽萍参与推进辅导员分流培养,组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研究、学生事务管理、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等5个教学与研究团队,按专业归属分类规划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她参与形成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通识与专门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种培训模式,参与组织辅导员参加入职培训及心理健康、职业生涯、创业教育专门培训,技能大赛、国内交流、国外进修等;她参与组织学校首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实现辅导员在专业素质、工作方法、科研能力、对外形象等多方面的提升。

大学城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邮编:401331 党政办电话:023-65362555
沙坪坝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 邮编:400047
北碚校区:重庆市北碚区团山堡1号 邮编:400700
版权所有©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渝ICP 备05001042号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