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12月10日,重庆市召开全市教育大会,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重庆教育工作,全面开启重庆教育改革发展新征程。
一、大会基本情况
重庆市教育大会是重庆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为新时代重庆教育改革发展聚势赋能的大会。大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陈敏尔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主持会议并作工作部署,市委副书记任学锋作总结讲话。市委组织部等9家单位作交流发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市高法院、市检察院、重庆大学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市委各部委、市级各部门和单位,各区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教委主任,各人民团体、企业、高校,部分幼儿园、中小学、中职学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二、大会主要成果
(一)对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出了新部署。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仅看表态、更要看行动、最终看效果。全市上下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深刻认识新时代教育的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深入领会总书记教育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的精神实质,深入推动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重庆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为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举措。会议强调,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当前,重庆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高质量教育。要全面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学前教育普及率和普惠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双一流”建设带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扎实推进教育精准脱贫,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断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做到学科建设贴近重庆发展任务、学术研究贴近重庆发展要求、学生培养方向贴近重庆发展需求。
(三)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赋予了新使命。会议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见实效,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贯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全过程。
(四)为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明确了新任务。会议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大力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师德师风,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抓好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构建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对教师当中存在的问题,要坚决依法依纪予以严惩。稳步提高教师收入水平,切实关心乡村教师实际困难,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让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五)对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新安排。会议强调,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坚决纠正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超前教育、过度教育等现象。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民办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深化教育管理方式改革,尽可能地把资源配置、教师招聘、经费使用、考评管理等放给学校。深化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不低于4%,优化教育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向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倾斜。深化教育对内对外开放,引进用活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六)对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出了新要求。会议强调,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全市教育部门党组织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格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全市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当好“后勤部长”。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提升学校党建工作水平。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要统筹调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各方面教育资源,共同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坚决有效保障师生生命安全。
三、下阶段教育工作重点
(一)聚焦目标方向,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确保广大师生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贯穿教育的各环节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校风学风建设之中。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人才,提升基层党建质量,使教育领域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
(二)聚焦立德树人,加快健全培养体系。健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着力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师德失范行为划出底线红线。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师倾斜,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培养一大批胜任教书育人使命的“四有”好老师。
(三)聚焦公平质量,全面提升教育水平。大力实施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行动计划,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择校热、负担重”“城镇挤、乡村弱”等问题。集中力量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关注弱势群体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确保残疾儿童、留守儿童、随迁子女依法平等接受良好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升级,促进普职教育协调发展。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以大学品质和大学水平的提升,促进城市品位和城市高度的提升。完善并实施《重庆教育现代化2035》《重庆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力争到2022年,在园幼儿普惠率达到8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于9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于50%,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初步建成教育强市,基本进入学习型城市、人力资源强市行列。
(四)聚焦教育改革,充分激发办学活力。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出素质教育导向,建立贯通大中小幼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扎扎实实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模式。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为民营经济依法兴办教育创造良好环境。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严控各类检查、评比,让教师精心育人,让学校潜心办学。建立共建共享的终身教育资源供给机制,保障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格局。
(五)聚焦教育职责,着力提升保障能力。落实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建立健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推进领导干部到学校调查研究、上讲台作报告、解决问题制度化、常态化。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坚决做到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完善教育管理,坚持分层管理,压实目标责任,强化政府、学校、社会、家庭联合育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需求。依法依规实施校园周边环境常态化治理,为广大师生营造健康安全的环境。